自2019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以来,青岛科技大学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联合开设的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五届共招生488人,培养毕业生115人。学生们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知名高校。依托布拉德福德大学在影视动画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全球视野,项目持续为中国、山东、青岛输送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端专门人才。
在中英高等教育合作的沃土上,学生高中天凭借优异表现,近期接连斩获伦敦艺术大学(2025QS 艺术与设计世界排名第 2)、爱丁堡大学(2025QS 世界排名第 27)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2025QS艺术与设计世界排名21)、伯恩茅斯大学(ACR动画世界排名4)、提赛德大学(ACR动画世界排名19)五所英国顶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一、从 “歪扭模型” 到 “名校作品集”:艺术是过程的淬炼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起点的完美,而在于过程的淬炼。” 高中天回忆起在青岛科技大学初次接触 Maya 软件时的场景:屏幕上那个略显笨拙的 3D 模型,历经四年雕琢,最终化作伦敦艺术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精致作品集。
作为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受益者,他在青岛科技大学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也在布拉德福德大学的课程中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思维。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实践,让他在专业启蒙阶段便兼具扎实功底与国际视野。
合作办学提供的国际化平台,正是他专业蜕变的孵化器。
二、“失败是创作的镜子”:英国教育理念的思维重塑
在布拉德福德大学交流期间,高中天经历了中英教学理念的深度碰撞。导师在第一次 Tutorial 时便直言:“我们更想听你说说那些失败的经历。” 这种 “重过程而非结果” 的教育逻辑,让他对创作有了全新认知。项目评估要求提交 “失败过程稿”“自我批评笔记”,导师更关注 “如何思考” 而非 “思考的结果”。当他尝试用游戏引擎进行叙事实验时,导师的追问 “形式如何强化内容”,引导他从对技术的崇拜走向对艺术本质的深层思考。这种 “以反思为刃,以试错为阶” 的培养模式,成为他突破创作瓶颈的关键。
三、“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精准规划叩响名校之门
谈及申请策略,高中天强调 “尽早布局与定向突破” 的重要性。
他提前研究目标院校的课程体系与审美偏好,针对伦敦艺术大学的 3D 计算机动画专业,精心打磨作品集,突出叙事逻辑与技术创新的结合。在布拉德福德大学交流期间,他主动前往伦敦艺术大学参加开放日,与课程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获得针对性修改建议;面试前,他梳理创作动机、研究方向与团队协作经历,以 “每个项目背后的挑战与成长” 为核心叙事,展现专业深度,这种目标明确、策略精准的申请路径,让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错误是经验的基石”:在试错中锻造专业硬核实力
3D 动画学习是一场 “与细节的持久战”。高中天坦言,角色绑定失败数十次、材质参数调整上百遍、作品评议被反复推翻,是日常学习的常态。但正如雕塑家通过凿刻瑕疵成就杰作,他在每次试错中积累经验:“技术瓶颈的突破,始于对‘不完美’的接纳。” 合作办学项目提供的中英双导师指导,让他在技术攻坚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最终形成 “技术为骨,创意为魂” 的作品集风格。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炬,而非注满容器。” 高中天的求学之路,始于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的机房,途径英国校园的思辨课堂,最终通向世界艺术殿堂。这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中英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实践 —— 当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国界,当 “扎实基础” 遇见 “创新思维”,每个学生都能在试错与突破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国际化成长篇章。
未来,仍将有更多青年从这里启程,借助联合教育项目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成为连接中西、引领创新的艺术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