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处)、校直各单位、高密校区: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照资格审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等规定程序,顺利完成评审立项工作,我校上报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的14个项目有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4个往年入围的“直通车”项目获批2个,刷新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年立项记录,一举改变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立项数未超过1项的历史,可喜可贺。
我院章妮老师申报的《香港和上海“都市乡土”文学叙事的比较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获批资金15万元人民币,这是我院首次实现国家级课题申报的突破。
总的看,今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评审立项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正确导向,突出立项重点。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立项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第一位要求,凡政治方向上有问题的,一律不能立项。各学科评审组对于建议立项的课题,专门在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的文字表述上再把了一道关,提出了修改建议,以避免引起歧义或误解。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资助体现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以及体现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2、坚持质量第一,体现国家水准。为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评审立项工作坚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对那些难以达到国家项目应有水准和层次的课题,不予立项。各学科组组长或召集人对评审工作负总责,全面把关、全程监督,要求主审专家和评审小组推荐的课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准。由于评审把关严格,今年重点项目下达计划200项,实际只评出160项。
3、坚持统筹兼顾,强调综合平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覆盖面和受益面广,最能体现社科基金的公益性,对于稳定队伍、培养人才、多出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今年评审立项工作突出强调了地区和单位分布的适度平衡问题,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和青年项目倾斜,这也是体现立项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保证立项质量的前提下,对于立项指标超过100项的大学科,要求各省(区、市)都要有立项,同一单位同一学科的立项数量要规定最高限额。另外,今年统一新规定,各学科评审组要专门预留出10%左右的立项指标用于综合平衡。从评审结果看,各学科较好地执行了上述规定,既突出了立项重点,又兼顾到地区和单位的覆盖面。今年全国共有1380家单位参加申报,获得立项资助的单位达623家,比去年增加了80家,往年立项偏少省份和单位的立项数量有较大增长。今年继续执行向西部地区和青年项目倾斜的政策,青年项目立了1325项,比去年增加202项,增长18%,立项率高于平均立项率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立了669项,比去年增加130项,增长24%。
4、坚持公平公正,严肃评审纪律。为维护评审立项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我们在学科组长预备会上,专门强调了评审工作纪律、保密要求和回避原则,强化主审专家责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避免入围课题名单外泄,今年继续执行入围名单在大组投票前才发给评审专家的规定;为防止评审专家名单外泄,从今年开始不再印发全体专家名单和房间号码,只印发本学科组专家名单。上述做法起到较好效果,也得到评审专家的理解和好评。(注:以上特点为0摘录)
请相关单位积极协调资源,督促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确保项目按期结题,维护学校良好的科研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