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深化国际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语境下,传媒学院一直力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质量创意人才。为建设新型一流特色学科群,结合戏剧与影视学和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科优势,近半年来传媒学院整合学术资源,大力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教授、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张阿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牛光夏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叶佑天教授、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等先后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以多元视野启发深度思考,以博闻深耕引领勤学奋进,令传媒学院师生收获满满。
丁亚平教授围绕“近几年中国电影研究热点问题与重思”为主题,从中国电影发展推动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现壮出发,阐述了近几年中国电影理论中提出的新概念与新论述,包括“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与策略”、“重写中国电影史”等。他指出,“电影研究的发展、理论的繁复与多元性,映寓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症候、责任感与思想活力”。一方面,电影理论的蓬勃发展值得庆贺,另一方面,也要平衡热点与学术性,构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要勇于进行深度思考,要厘清科研创新与主体性关系间的问题。此外,丁老师力倡人文学者应坚持的学术品格和青年学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下要适应新生态。
西北大学的张阿利教授为传媒学子带来“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的主题讲座,张老师的学术分享脉络清晰、内容充实,他从西部电影发展史为切入点,概述了西部电影理论的提出与争鸣过程,兼论西部影视的美学追求与文化特征。借以表明新时代西部电影发展的多个维度。特别指出西部电影与中国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创作之间的渊源,从而明晰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张阿利教授表示,在面对新时期的媒介转译挑战中,青年电影工作者、青春影像要大胆尝试,将类型创作与地域背景相结合,探索诗性影像新形态。更要重视“现代性”、“人民性”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从而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性、地域性的新时代西部电影。
北京师范大学的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教授以《动画、大脑、治疗》为题,阐述了艺术治疗在中国的跨文化意义。他指出,中国的艺术治疗是广泛的概念,从神经科学机制解释艺术活动对于人类的作用,不仅和循证医学的标准有关,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文化敏感性和个体差异性。
山东艺术学院的牛光夏教授以“诗意型纪录片的叙述话语与审美表达”为题展开学术分享,她以西方美学为理论基础引出“诗意”概念并简述了纪录片类型学的相关理论,进而阐明何为诗意型纪录片。随后,她从“诗化的视觉表达与诗意影像叙事”和“诗化的声音效果与诗意话语叙事”两方面着手,指出诗意型纪录片的审美表达,“以有限事物表现无限性的普遍概念或典型,以在场显现不在场”,这正体现出创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使诗意型纪录片别具一格。她独到的见解弥补了同学们对纪录片认识的不足,同时深刻地启示了审美思考的重要性。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文核心期刊《电影评介》学术总监叶佑天先生立足自己多年的动画艺术创作经验为我院师生讲述《何以至此:人工智能语境下艺术创作的本质坚守》的学术讲座。叶佑天教授在讲座中反复强调在科技狂潮中“艺术创作的主体不会发生改变”,依然应该在发掘现实人生存的问题上进行艺术的加工。提出“人工智能产出前‘人性’前缀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并不只是某个工具的单指,而是一类科技化产品的泛指,在面对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人’作为创造的主体性,并以此进行自我审美化的表达”。
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以《谁是主体:传记电影中的叙述主体与经验主体》为题进行了讲解,她指出在文学领域中的传记研究以重回“生命写作”的思路开拓了新视野和新课题,但电影领域中的传记片研究则长期落入窘境。所以我们即可以将传记片重新建构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研究场域,进一步探讨有关文学与电影、历史与虚构、记忆与想象等跨界的艺术与学术方面的新发展。
学者们的渊博学识与开阔视野不断启示传媒学院的学人们,在科研、学习生活中应该关注学术前沿,保持学术视野的前瞻性与创新性。传媒学院的领导们也表示也将秉持着“素质为本,责任为魂,实践为根”的办学理念,不断搭建高层次学科交流平台,不断为传媒学院师生提供更丰富、更广阔、更深刻的学术资源,为传媒学院学科间的平衡、融合发展提供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