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传媒学院在北苑101会议室举行“传媒书系”新书发布会,本次会议聚焦王鹏英副教授在人民出版社的新著《圣贤气象——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发布会由传媒学院副院长石晨旭教授主持,特邀人民出版社编审侯俊智担任嘉宾,学院骨干教师及出版专业研究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学术著作出版与学科发展的深度融合。

学术深耕:从理学美学到出版实践
王鹏英副教授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著作的创作历程与学术价值。《圣贤气象——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脱胎于其博士论文,以程颢、程颐的理学原著为基础,从“审美本体”“审美主体”“审美发生”三大维度系统梳理二程理学中的美学思想。她提出“感悟式美学”新视角,突破传统美学史研究框架,揭示理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建构的深层影响,将“格物致知”的理学修养与“天人合一”的审美超越相结合,为中国美学史研究提供了创新样本。王鹏英特别感谢侯俊智编审在出版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她说:“侯老师提出的结构优化建议,帮助我将学术论文转化为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出版文本,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术与出版规范深度结合的范例。”

出版赋能:从文本打磨到学科联动
人民出版社的侯俊智编审对著作给予高度评价:“该书逻辑严谨、行文凝练,既深化了理学思想研究,更开创性挖掘其美学价值,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提供新范式。”他以“文以载道”的出版精神为核心,强调学术出版的双重使命——既要坚守学术深度,也要推动知识传播。侯俊智指出:“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需编辑与学者协同打磨,从选题策划到文本润色,每一步都体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编辑修养。”
针对传媒学科发展,侯俊智建议学院以“传媒书系”为起点,构建“学术研究—出版实践—学科建设”闭环:“未来可聚焦‘传统文化数字化阐释’‘红色出版资源活化’等方向,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出版品牌,助力学科从‘高原’向‘高峰’跨越。”

学科共振:以出版驱动科研创新
传媒学院副院长石晨旭教授总结指出,此次发布会既是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学科协同的实践。“王鹏英教授的著作体现了传媒学院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深耕,而侯俊智编审的指导则为出版与学术的互动提供了行业视角。”她表示,学院将以“传媒书系”为抓手,联合人民出版社等机构共建学术出版基地,推动特色课题研究,培育兼具学术底蕴与出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自2022以来,为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传媒学院与人民出版社深度合作建设“传媒艺术书系”打造系列精品学术专著,目前已经出版4本著作,“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艺术·传媒书系”还将从本院教师的研究成果中遴选出一批优秀书稿,继续培育成果,推助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发布会现场,师生围绕“学术著作的大众化表达”“融媒体时代出版选题策略”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后附王鹏英副教授学术简历及著作介绍)
作者简介:王鹏英,山东平度人,现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持多项市厅级课题,参与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等若干纵向和横向项目。

专著《圣贤气象——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简介:众所周知,程颢、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以往学者对二程理学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果累累,这些研究角度涉及哲学、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文学和文论等,既有对二程思想的纵深开掘,又有对二程思想的横向拓展,总体呈现出微观、深入、综合性和体系化的态势。以往学界出现的对二程美学思想的分析说明二程的美学思想正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这些美学的见解和探讨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乃至被视为“以理杀人”而为后世所诟病的理学是否具有美学思想就成了一大难题,理学的确认为天理人欲水火不容,然而在理学冷漠森严的卫道面孔后,也有其温情脉脉的一面,理学在高扬天理、反审美的同时也有对感性的合理肯定和赞成,理学本身是丰富、复杂、矛盾的体系,其内部充满了张力,作为最高本体的天“理”即本体即现象,大化流行于天地万物之中,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由此,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的探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本书正是对二程理学美学研究系统性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面研究二程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在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程理学美学,程颐以“作文害道”、“玩物丧志”之论,对“文”的地位大加鞭挞,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发挥到极致,其对温柔敦厚的极端发挥和由此引起的反驳以及修正说明了二程理学美学在中国美学和理学美学史上具有关键的转折作用,它直接影响了其后的美学理论家和理学美学家对诗教传统新的阐释、修正和进一步发挥。
二程的理学美学主张通过心性的修养达致天理至善和人生之乐,成就审美的人格,其追求的圣贤气象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启示我们应该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科学、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审美化生存。
二程的“圣贤气象”作为一种人生的理想精神境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充盈很好的弥补作用。在全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个体身心和谐才有社会和谐的实现,而个体身心的和谐离不开“圣贤气象”精神境界的塑造,“圣贤气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精神信仰的救赎提供了一剂良药,它不但是人们心灵快乐的源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和保障。
二程的理学美学思想,从“天理”本体的角度对中国感悟式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先秦儒家零散化、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化、理学思维的严密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有助于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建立;其对审美主体、审美发生过程以及审美境界的研究也为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对于梳理理学美学的源流,丰富中国美学史的线索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