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南区4号教学楼

邮编:266061

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

人民出版社高级编审侯俊智莅临传媒学院深度指导出版史研究及编辑方法

2025-04-19 10:17:42

4月15日 ,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举办“学术出版与编辑职业发展”专题讲座,人民出版社侯俊智编审应邀主讲,系统阐述当代编辑的核心素养与选题策划能力。传媒学院副院长石晨旭教授主持活动,教师代表王鹏英副教授、吴静副教授及出版专业研究生二十余人参会。

学术出版:从传统文化研究到现实价值转化

讲座围绕王鹏英副教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著《圣贤气象——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展开。侯俊智编审从出版视角评价该书“逻辑严谨、行文凝练,既深化理学思想研究,更开创性挖掘其美学价值,为传统文化现代阐释提供新范式”。他进一步指出:“出版的本质是‘文以载道’,需以学术深度回应时代命题,二程理学中‘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对当代编辑选题策划具有深刻启示。”吴静副教授结合教学实践,强调“从传统智慧中探寻现实问题解法”的学术路径,并赞誉王鹏英“十年磨一剑”的治学态度。

职业淬炼:编辑的“四力”修养与选题敏锐度

针对出版专业学子的职业困惑,侯俊智以三十余年从业经验凝练提出“编辑修养十讲”——正三观、讲政治、兴趣广、一门精、广交友、四力勤(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坐得住、能算账、惠生活,深入剖析编辑职业的核心能力。他以《人民出版社社史(1921—1950)》编纂为例,强调“选题策划力是编辑的生命线”:“从‘红色出版档案’专栏运营到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的突围,编辑需兼具历史纵深感与时代敏锐度,既要深挖红色资源,也要捕捉‘传统文化数字化’等新兴领域。”

面对学生“如何提升选题判断力”的提问,侯俊智直言:“编辑的‘四力’缺一不可。脚力需扎根行业一线,眼力要洞察学术前沿,脑力能贯通跨领域知识,笔力则考验文本驾驭能力。”他特别指出,融媒体时代编辑需突破传统思维,在“短视频荐书”“IP全媒体开发”等场景中重构职业价值,“唯有将‘坐得住’的定力与‘能算账’的市场意识结合,才能策划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科技出版:技术驱动与学术创新的融合

侯俊智编审针对科技出版领域提出系统性建议,强调“科技出版是未来学术传播的核心战场”。他指出,科技编辑需突破传统角色,主动融入技术变革浪潮:以强化跨学科协同推动“人工智能+出版”交叉研究。以聚焦科技伦理议题策划“编辑伦理”前沿选题,回应全球科技治理难题;以开放科学平台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开放获取数据库,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他指出“科技出版不应局限于成果发布,更应成为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呼吁编辑深入实验室一线,“将晦涩术语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科普内容,架起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学科赋能:产学研协同培育出版新锐

传媒学院副院长石晨旭教授在讲座总结、点评时表示,侯俊智编审的分享“为出版教育注入行业真知”。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强化“学术研究—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未来联合人民出版社等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围绕“红色出版研究”“经典IP数字化”等方向开展课题攻关,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